2022-02-14
如何评价OPPO R11s和苹果iPhone X的性能?_全球即时
不管你承认不承认,2017年的手机圈后半段是全屏的。然而,众多手机厂商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全屏幕手机(当然,也有一些是在山路上)。可想而知,所谓的“全屏”手机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趋势。
不管你承认不承认,大部分厂商定义的全面屏都是这样的:屏比18: 9,上下边框做窄,尽可能增加屏比。这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案,也是大多数厂商短时间内就能想出来的全面屏方案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OPPO R11s采用全屏设计。
不管你承认与否,OPPO的手机销量在2016年和2017年都出现了爆炸式增长。既然全屏已经成为手机的流行趋势,那么OPPO进入全屏也是合情合理的,R11s采用上述全屏方案也不会让人感到意外。
发布会之前,OPPO R11s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呈现给用户。这款手机和R11相比,名字里有个“s”,那么这个“s”在哪里呢?希望能通过这个评价给大家找到答案。
OPPO R11s评价——的外观。
R11s作为OPPO目前唯一的“主推机型”,机身背面依然保留了主流设计:金属一体式机身、“U”形天线、左上角凸起的水平双摄像头。至于机身正面,R11s不仅停留在整体屏幕设计上,还做了一些不一样的细节,带来了一些小惊喜。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些小细节,我想说OPPO这次讲了一个关于星空的故事。
R11s的背面是主流设计。
你可能已经猜到我想说什么了。是的,那就是“星屏”。所谓“穆平之星”,就是在前玻璃的顶部和底部(也就是“额头”和“下巴”)加入一些颜色。但是,不是简单的画一抹颜色,颜色是逐渐变化的,就像星星散落在夜空的感觉。这种视觉效果如果不用心去看是不会被注意到的。在光线的照射下,颜色会随着光影流动。
“星屏”有淡淡的色彩渗透。
所以“星屏”是大家都喜欢的设计。喜欢就不喜欢。所以OPPO也提供了没有“星屏”的版本,而有“星屏”设计的R11s只有红色。
说到这里,这个关于星空的故事还没有讲完。OPPO还在R11s的上下边框增加了月牙弯。
机身底部的“月牙弯”。
简单来说,“月牙弯”就是在手机上下“挖”出一个空间,让扬声器、耳机插孔、Micro USB等孔洞“藏”在里面。这样做的好处是单手操作,把小指放在手机下面更舒服。当然,“星屏”“月牙弯”的设计也增加了R11s手机本身在“千机一面”时代的辨识度。
这个姿势会更舒服。
“星屏”和“月牙弯”的组合是OPPO在R11s设计上的小心机。除了全屏和这两个小细节之外,我们还可以看到R11s在其他方面与R11不同。比如因为前屏比例增加,指纹识别放在机身背面,还是少见的椭圆形;天线保留了经典的“U”型设计,摒弃了R11上备受争议的微槽天线。而且屏幕的四个角都是小弧度的圆角。
x是具有双重身份的产品。一方面,它站在前几代人的肩膀上,所以起点很高。另一方面,它颠覆了我们对现有iPhone的认知,成为了前所未见的全新iPhone。所以当你拿在手里的时候,可能会觉得陌生又新鲜,但同时也是传承下来的。
统和怀旧的成分在里面,这种新旧交织的复杂情感,使得iPhone X与众不同。对这样一部产品的评测也是复杂的,它带给我们的新鲜感是过往任何一部iPhone所不能比的。一种奇怪的感觉是,当我再用回iPhone7的时候,居然不适应了,足见iPhone X的改变之大。
iPhone X评测—最佳iPhone尺寸
自从iPhone进化为4.7和5.5两个尺寸后,买哪个尺寸的讨论就从来没有断过,实在是因为二者都不完美,而5.8英寸的iPhone X一出现,这种讨论立刻可以停止了——不考虑价格因素,这是最佳iPhone尺寸。
无论你笃信“单手握持才有操作感”的信条,还是“屏大就是好”的拥趸,iPhone X二者得兼。虽然可视面积达到5.8英寸,但是机身尺寸却介于4.7和5.5之间——你之前肯定想象过这么一个平衡尺寸。
正面上来看,iPhone X比iPhone8Plus短了15mm,窄了8mm,由此带来单手操作的黄金尺寸。
不过有些人要奇怪了,为什么机身没有iPhone8Plus大,但屏幕尺寸却增加了?
因为屏幕尺寸是用对角线距离量出来的,所以iPhone X的全面屏由于采用19:9的“带鱼屏”,所以屏幕向瘦长方向发展(截屏一比就知道),换个说法就是,相比iPhone8Plus,iPhone X的屏幕虽然窄了,但却长了,因此对角线距离增加,屏幕尺寸更大。
iPhone X瘦长的机身拿着确实舒服,这一点iPhone7/6Plus的用户一上手就知道了,不会由于一只手握不过来而造成操作上的不便,公车/地铁上也可以一手扶把手另一手玩手机了(都用上iPhone X了还坐公交?);屏占比大幅提高也增加了机身利用率。
厚度方面从数字上来看7.7mm相比7.5mm(iPhone8Plus)和7.3mm(iPhone8)变化不大,但由于金属中框视觉上的厚重感,导致很多摸过iPhone X的人都有“这手机厚了”的错觉感。
说到这个金属中框,我们知道iPhone X与iPhone8一样为了无线充电而启用了正反双玻璃的材质,而中框这个设计被重新启用,也许是为了提升iPhone X的档次,因此采用了不锈钢材质。这个中框与后盖的紧密感,绝对胜过iPhone8,你甚至摸不出二者结合的缝隙。
而iPhone X比同期推出的iPhone8、iPhone8Plus要厚一点点的原因,虽说官方没有公布详情,但我们猜测可能是两方面原因:第一、电池增厚,iPhone X比iPhone7使用时间增加了2小时,但同样采用无线充电的iPhone8使用时间却与iPhone7相同,电池容量增加是一个非常大的可能,当然,使用时间增加也可能是由于采用了OLED屏;第二,拍摄组件更加占用空间,这次iPhone X的双镜头都采用了光学防抖,并且为了避免与前置的原深感镜头在布局上冲突,因此背部改为竖置排列。
没有HOME键才知道它是多余的
一开始上手的时候我还有那么一秒“寻找HOME键”的惯性思维,但各种手势操作越用越熟练,就发现HOME键真是多余。
一方面是由于屏幕底部总有一个“虚拟HOME键”的存在来提示你,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各种手势操作比较人性化,不用多想就能直觉反应出来。
比如从底部上滑是退回到主界面,直接左右滑动就是切换app,上滑到一半进入多任务后台,从右上下滑是控制中心,从正上方下滑是通知界面,这些我不用想就能数得出来,而且使用成功率非常高。
不过截屏这个操作得想一下,iPhone X改成了侧键+音量增加,好处是现在单手就能截屏了。强制重启变成了依次按下音量增大、音量减小以及侧键,最后的侧键需要长按,这个操作一年用不着几次,不会误触就好。
至于Siri、Apple Pay就都交给了侧键,这俩操作倒没有不适应。
但想要关机就没以前那么利索了,需要按住侧键和任意音量键,再横扫屏幕,好在这个操作基本也只有坐飞机才用。
相比来说,比较需要用户适应的操作是在锁屏界面开启闪光灯和相机,当你看到锁屏界面出现这俩图标的时候,肯定觉得一按就开了,但是会发现怎么按也没反应,其实是需要3D Touch深度按压,虽然这么设计是怕误触,但我敢说很多第一次上手或是不熟悉3D Touch的用户,会有点摸不着头脑。
顺带一提的是侧面那个原来叫做电源键的按键,现在被称为“侧键”的它比原来变长了一倍,所以单手握着iPhone X的时候也可以很方便的摸到。没有HOME键之后它成为机身上使用频率最高的按键,有一点是不用担心的,它并不会和机身另一侧的音量键有同时误触的机会,因为苹果在设计的时候特意错开了它们的排列布局,而这种误触情况在前代机型上有可能发生。
- 精心推荐
X 关闭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