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的声音,中轴线上的回响:暮鼓晨钟里的“北京时间”

每个开放日,位于北京中轴线北端的鼓楼,击鼓表演都会准时上演。鼓声雄浑深厚,余韵悠长,飘荡在钟鼓楼广场的上空。就像这鼓点准时敲响一样,67岁的王金铭大爷每天都会准点儿来到钟鼓楼广场,给游客讲讲钟鼓楼和胡同的故事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王金铭大爷身材瘦削,走起路来虎虎生风,聊起钟鼓楼、聊起胡同滔滔不绝。站在钟楼脚下,抬头望去,砖石砌成的钟楼高耸入云,古朴雄劲;隔着广场矗立的,是朱红色的鼓楼,端庄肃穆。巍巍而立的钟鼓楼,南北纵置,共同构成了北京中轴线的北端点。

北京钟鼓楼始建于元至元九年,即公元1272年。现在的鼓楼是明代重建的,而钟楼则在清代重修。诞生于封建社会的钟鼓楼,一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。作为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,钟鼓楼的位置,奠定了后世北京城的基本空间格局。

昼夜交替,岁月变迁。钟鼓楼的“暮鼓晨钟”忠实地刻度着日月轮转,也塑造着古代人们生活作息、社会运行和城市管理的基本时间逻辑。北京市钟鼓楼文物保管所工作人员刘彬说,钟鼓楼作为皇家报时系统,击鼓撞钟有着严格的鸣报规制。

随着封建社会秩序的分崩离析,1924年,末代皇帝溥仪被驱离紫禁城,钟鼓楼逐渐失去了为古都报时的功能;1925年,“京兆通俗教育馆”在鼓楼设立,开创了民众教育的先河,钟楼则成了教育馆附设的电影院。一时间,贩夫走卒、杂耍艺人遍布于此,钟鼓楼一带的烟火气和市井气急剧上升。在钟鼓楼周边居住生活了一辈子的王金铭大爷,也只是从老辈儿那里听来当时的景象。

新中国成立后,钟鼓楼曾长时间被文教机构占用。直到上世纪80年代,经过大规模修缮,钟鼓楼对外开放,接待游客参观,随之而来的就是周边人口活动增加,市场经营频密。

进入新世纪,鼓乐和钟声再次在北京城上空响起。2001年12月31日,沉寂近百年的北京钟鼓楼恢复了“暮鼓晨钟”的盛况。

2011年,北京启动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,钟鼓楼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。当时在附近社区工作的王金铭大爷,自己争取到了一个跟中轴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机会。

王金铭大爷是钟鼓楼周边出了名的热心肠,邻里街坊都十分熟络。借助自己在社区的号召力,他积极参与到钟鼓楼周边的各项工作中。作为钟鼓楼历史变迁的见证者,同时也是中轴线保护工作的参与者,他感慨地说,在中轴线保护工作的推动下,钟鼓楼周边的环境好了,人气旺了,文物也活了。

钟鼓楼外,欢声笑语;钟鼓楼内,熙熙攘攘。在鼓楼的一层展厅,一场名为《时间的故事》的数字互动体验展正在举办,它也在以另一种方式向人们展示钟鼓楼的新风貌。一件件珍贵展品面前,观众时而驻足体验,时而沉浸欣赏,领略时间的意义。中轴线展陈体系编制团队负责人贺艳正是这项展览的策展人。

在历史变迁和文明赓续中,钟鼓楼自身的定点报时和社会秩序管理功能早已褪去,变身为人们游览古迹、增长见识的场所,变身为京城乃至全国的知名网红打卡地。一边是古建文物保护活化利用,一边城市更新环境整治提升,在北京中轴线的北端点,中轴线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,活了钟鼓楼,火了周边游,旺了人气,添了喜气。

时间,是人类文明的永恒话题。在时间的长河中,人类文明赓续,历史变迁。无论是王金铭的老物件陈列室,还是贺艳的数字互动体验展,抑或是钟鼓楼自身,都无不是在讲述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。古都文脉,源远流长。作为在钟鼓楼下居住、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北京人,王金铭大爷希望竭尽所能,为北京中轴线保护、为古都文脉传承竭尽自己毕生的力量。

在深沉有力的鼓点与浑厚清扬的钟声之间,日夜交替,岁月更迭。作为时间的守望者和刻度者,钟鼓楼曾是封建皇权的象征,也是都城的标配;它们曾见证昔日的古都的繁华,如今也同享着盛世的荣耀。沧桑变幻,岁月沉浮,代表着时间秩序之美的暮鼓晨钟与市井生活相知相交,相融相和,共同奏响新时代北京城市发展的华彩乐章。钟鼓楼下,北京城中,一个时间的故事还在继续延展,悠远绵长。

编辑/谭卫平

标签:

天原股份子公司拟在越南投建生态环保地板项目
<< 上一篇
最后一页
下一篇 >>
  • 精心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