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2-14
泉州视障钢琴女孩应邀参加海峡论坛嘉年华 分享经历
□记者 苏凯芳 通讯员 李艺娟 文/图
泉州视障钢琴女孩应邀参加海峡论坛嘉年华,她说——
“永不言弃,一切皆有可能”
(资料图)
林钰宁(左二)在嘉年华现场分享自己的经历,大屏上展示着她的照片。
林钰宁现场为与会人员演奏
连日来,第十五届海峡论坛在厦门举行,精彩纷呈的活动内容吸引了众多海峡两岸同胞共襄盛会。其中,在6月16日举办的“第十五届海峡论坛2023两岸残障人士交流嘉年华”中,来自安溪的视障钢琴女孩林钰宁受邀参会,在为与会人员进行精彩演奏的同时,她也大方分享了自己在钢琴道路上坚持不懈、挑战自我的故事。对于后天失明的林钰宁而言,音乐就是她人生中的一盏明灯。她说,音乐丰富了她的生活,也温暖了她的内心,帮她重新找回了自信。
学琴生涯 她珍惜每次学习机会
1997年,林钰宁出生在安溪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,4岁开始学习钢琴。9岁那年,她的双眼视力降至0.01,几乎看不清东西,不幸被诊断为“青少年眼底黄斑病变”,仅存眼睛周边一点微弱的视力。直到现在,国际上对这种疾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。
确诊眼疾后,身边各种声音接踵而来,有人认为视障人士学钢琴无用,有人建议她的父母直接省下学琴的费用买个店铺给她将来收租金。
“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,不能直接被宣判结局。我一定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。”在林钰宁看来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她特别珍惜每一次跟老师学习的机会,苦练基本功。看不到乐谱,她就加强听力及记忆力的训练。她反复听旋律,借助电子助视器将乐谱放大,用微弱的视力感觉每一个音符和表情术语,再逐一把它们背下来。
时光不会辜负所有的坚持和努力。12岁时,她被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招为钢琴演员,随团出访十多个国家,受到各国领导的亲切接见;16岁时以最小的年龄考入北京联合大学,年年获得奖学金。同时,在全国性的各类钢琴比赛中,她斩获过许多的奖项。其中,最令她引以为豪的是获得奥地利莫扎特国际钢琴大赛(中国赛区)总决赛青少年专业组第一名。
她说:“这么多年,感恩父母没有放弃我,也感恩恩师们的辛苦指导、栽培。只要不给自己设限,永不言弃,一切皆有可能。”
钢琴教学 她用行动赢得尊重
如今,林钰宁又多了一个身份——钢琴教师。从大学开始,她便尝试从事钢琴教学工作。
“刚开始,个别家长会质疑她的能力,认为她都看不清楚东西,怎么看得到学生弹琴时的指法,怎么知道学生演奏时的状态。”林钰宁的母亲唐丽敏说,为了打消家长的顾虑,她会让家长全程旁听。每次教学,林钰宁都要花上大量的时间备课。经年累月的教学,她逐渐摸索出了一套专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。
较高的音乐素养及超乎常人的洞察力,林钰宁授课的能力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。她所教授的学生分别考取不错的高校,在各类钢琴比赛中也取得不俗的成绩。
忙碌的教学工作之余,她每天坚持学习各种知识,拓宽认知边界。她不仅考取了心理学证及瑜伽教培证,还学会了游泳这项自救技能。
自主创业 她用真诚打动邻里
一直以来,林钰宁都渴望拥有自己的音乐工作室。她说:“有了工作室,我就更独立,可以不用再依赖日渐衰老的父母,也不用天天待在家里,有更多与外界交流学习的机会。”
今年年初,听闻所居住小区有一套位于一楼的房屋要出租,她父母连忙联系承租。得知要承租的人太多,林钰宁为此写了一封请求信,委托母亲发到业主群里,情真意切的文字打动了众多业主。最终,在多方努力下,众人被林钰宁的真诚所打动,欲租赁的业主纷纷放弃竞争,她如愿拿到租赁权。4月16日,她的音乐工作室正式开业。没有张灯结彩、没有锣鼓震天,一家三口开心地推开音乐室的大门,她终于拥有了专属于自己的音乐天地。
如今,林钰宁可以独立坐电梯下楼,步行二三十米就到达工作室。看到女儿在事业上又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,唐丽敏感慨万分,“在钰宁成长的道路上有太多要感谢的人。钰宁就是我们的骄傲,看着她的成长,再辛苦都值得。”
“一路走来,我遇到了很多贵人、恩人,是他们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的真善美,也给了我前行的信心和力量!真的谢谢他们。”林钰宁说,人生没有如果,命运没有假设,不要尽力而为,而要全力以赴。对于未来,她希望在教授好学生的同时,能够继续深造。同时,她也会持续分享自己的音乐故事,点亮自己,也照亮别人。
标签:
- 精心推荐
X 关闭
X 关闭